9月21日,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以下简称“东博会”)在广西南宁落幕。作为连续22年服务东博会的主办银行,且恰逢入桂服务110周年,中国银行广西区分行为中外客商架起“金融桥梁”,为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立体服务矩阵 护航展会高效运行
走进南宁国际会展中心D区1号厅入口,中国银行临时网点成为众多参展客商的“第一站”。网点内,综合型智能柜台、现金版智能柜台、便携式智能柜台等设备一应俱全。从外币兑换、现金存取到跨境转账,参展客商无需踏出展馆,就能享受到全方位金融服务。一位泰国珠宝商感慨:“从现金支付到银行卡结算,再到如今的指尖结算,中国银行始终陪伴我们的生意成长。”
这是中国银行广西区分行连续22年在东博会上设立营业网点。从1个临时网点,扩展为“网点+展位+咨询点+移动人员”的服务矩阵,该行成为现场“投入设备最多、服务范围最广”的金融机构。
科技创新赋能 构建数字金融生态
本届东博会,中国银行引入人形机器人担任智能讲解员,展示用AI制作的入桂110周年宣传片,在主展台设立数字化专区,让参展观众在体验数字人民币红包抽奖、数字人民币兑换机器人制作的咖啡等互动中,直观感受科技金融的魅力。
从拓展数字人民币的应用场景,完善会场周边的数字人民币支付场景建设,到机场境外来宾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的建设和外币兑换点的布局;从支持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建设,到建立覆盖东盟的人民币清算网络,再到全国首笔边境小额贸易场景数字人民币支付等首笔创新业务的落地,每一项业务背后,是中国银行广西区分行22年来随东博会需求不断升级的金融创新。
跨境服务提质 助力区域金融开放
本届东博会上,中国银行先后发布四项重大合作成果,与三家行业龙头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正式启动中国银行“丝路同行・陆海联通”文莱摩拉港项目,进一步拉紧区域经贸联系的金融纽带。
长期以来,中国银行广西区分行致力于树立贸易便利化“新标杆”,拓展中马钦州产业园跨境人民币双向流动便利化、跨境人民币同业融资、境内信贷资产跨境转让等创新业务,全力推动数字化转型,推出了全区首笔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首笔跨境电商间联收款业务等系列具有示范效应的“首单”“首笔”“首创”业务,持续提升区域贸易和投资的便利化水平。(龙黎艳)